當前位置:書城小說人人都能讀懂傷寒論第6章 (22)調胃承氣湯:解決太陽病未解、下之難題的良藥!(第1頁)

《人人都能讀懂傷寒論》第6章 (22)調胃承氣湯:解決太陽病未解、下之難題的良藥!(第1頁)

原文:太陽病,先愈,因複發汗。以此表裡俱虛,其因緻冒,冒自愈。所以然者,汗故也。裡未,然後複之。

“太陽病,先愈,因複發汗”,這句話太陽病初期,本應通過發汗來解表散邪,卻錯誤先使用方法,導緻病邪未解而正氣受損,病未能痊愈。随後又因為治療當,再次采用發汗方法。

“以此表裡俱虛,其因緻冒”,這裡“冒”以理解為頭目眩暈、昏蒙症狀。由于先誤治,使得體表裡正氣均虛,衛氣能固護肌表,營氣能滋養髒腑,因此頭目眩暈等症狀。

“冒自愈,所以然者,汗故也”,這句話說,對于因誤治而緻冒患者,如果能夠通過正确治療使其汗麼病邪能随汗而解,表證得以解,患者因此能自愈。這因為汗标志着表邪已解,衛氣恢複對肌表固護作用。

“裡未,然後複之”,這句話則指,雖然表證已解,但如果裡證(即髒腑病變)仍未調麼就需根據病繼續采用攻方法,以清除體病邪瘀滞。

原文:太陽病未解,脈陰陽俱,(作微)必先振栗,汗而解;但陽脈微者,先汗而解;但陰脈微(作尺脈實)者,之而解。若欲之,宜調胃承氣湯。

探讨這段描述時,們首先需确幾個醫基礎理論。太陽病未解,指病初期,病邪侵襲太陽經,而正氣未能效驅邪狀态。脈陰陽俱,這裡”并非指脈搏止,而指脈象相對平穩,無顯浮沉遲數等異常表現,或理解為脈象微(根據括号注釋,亦作“微”解),這往往反映正氣與病邪之間相對平衡狀态,但也能預示着正氣,難以驅邪。

分享

複製如下連結,分享給好友、附近的人、Facebook的朋友吧!
複製鏈接